【“楓橋式人民法庭”創建】“如我在訴”解民憂 涉外離婚速調解
2024-08-12 12:28:20
來源:湖南法治報 | 編輯:王汝福 | 作者:陳蘭芳 | 點擊量:8115
湖南法治報訊(通訊員 陳蘭芳)近日,祁東縣人民法院黃土鋪人民法庭受理了一起涉外離婚糾紛。原告曾某的妻子系老撾人,經了解,原告是經他人或婚介中心介紹與被告相識,被告從老撾來到中國與原告結婚。原告按照習俗向被告及其媒人、中間人等支付了18萬元。婚后,雙方因生活習慣差異、語言溝通障礙等問題,無法建立起正常的夫妻感情,多次產生矛盾后報警,被告離開原告家中。原告認為雙方已無和好可能,遂訴請離婚。
收案后,承辦人秉持“如我在訴”理念,幾經輾轉與被告的朋友(老撾人)聯系上,但被告完全不懂中文且在境內沒有手機號及微信,承辦人又多處尋找沒有利害關系的翻譯人員。同時,承辦人了解到被告因入境問題被公安機關審查,且其暫住證將于8月到期,若一旦離境,雙方矛盾更加難以化解。于是,承辦人與翻譯人員一同前往被告在境內的暫時住處,核對當事人的身份后,初步向被告說明了事由并釋法明理,仔細詢問當事人關于這段婚姻的態度和訴求。被告稱雙方矛盾已經非常激化,其同意離婚,但彩禮款是原告直接給被告父母以及中間人,被告本人沒有錢,其將于8月左右離開中國,希望通過法院解決此事,盡快與原告結束婚姻關系。鑒于雙方當事人均有調解意愿,法官在征得雙方當事人同意后,對調解過程全程錄音錄像,并邀請被告朋友作為在場人見證,當天上午,雙方簽訂調解協議,法官制作民事調解書,并當場送達給雙方,跨國離婚糾紛得以圓滿解決。
近年來,涉外離婚糾紛越來越多,若一方離境,涉外司法協助送達周期長、難度大,會耗費當事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,嚴重影響公民的婚姻指數。該案中,法官充分考慮當事人的矛盾之深,積極高效便利化解糾紛,用心用情解決群眾“急難愁盼”,切實提升人民群眾的司法獲得感。
責編:王汝福
一審:曾金春
二審:伏志勇
三審:萬朝暉
來源:湖南法治報